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环保“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当营商活动,及时发现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搞营商活动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并进行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深入开展稠油开发效益评价,控减高成本稠油产量,节约蒸汽量104.5万吨。新疆油田今年的天然气产能建设地质方案完成时间较去年提前了60天,目前已开钻13口井,其中完钻5口,完成试气4口,均获工业气流,新增日产气水平23.5万立方米。
新疆油田以2个油藏注水专项治理为重点,强化配注方案跟踪,持续完善注采关系,加强分层注水和注水指标管理,实时优化控制低效注水并配合调产控制注水,注水量由年初计划的3350万立方米优化至3270万立方米,上半年完成注水量1674.8万立方米,分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超前准备提前实施,增气工程初见成效。加快长停井复产,挖掘油藏潜力。记者8月9日从新疆油田获悉,上半年,新建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63.4万吨、天然气14亿立方米,分别完成调产后年生产计划的52%和49.2%。新疆油田通过持续实施分层注汽、单炉单注,优化注汽强度、吞吐节奏和注汽方式,着力提高蒸汽利用率,目前已优化注汽1671井次,节约注汽196.6万吨。
与此同时,新疆油田通过强化生产组织、优化间开井生产制度、压缩装置检修期等措施,上半年生产天然气14亿立方米。三优化即优化注水、优化注汽、优化措施。在今年的榜单中,拜耳公司因为剥离了科思创业务,导致排名从去年的第11名降至第27名。
中国石化以503亿美元的化工销售收入位居第二,陶氏化学以488亿美元的化工销售收入位居第三。埃克森美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台塑分别以407亿美元、366亿美元和362亿美元的化工销售收入位居第四至第六。美洲地区上榜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01亿美元。英力士公司以280亿美元的化工销售收入排名第八,比去年上升一位。
此外,亚太地区上榜企业规模也小于其他地区,今年上榜的35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99亿美元。今年排行榜中共有106家公司的化工销售收入超过30亿美元,从而获得入围资格,其中美洲地区的上榜企业为39家,欧洲、西亚和非洲地区的企业为33家,亚太地区的上榜企业为34家,包括中国的6家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台塑集团、北方华锦化工、恒逸石化、中化集团和万华化学。
而化肥巨头加阳公司和加拿大钾肥公司合并后将更接近榜单第10名。美国Y&P最新报告显示,特大型并购交易仍将是全球化工市场关注的重点。并购交易重塑市场格局未来一两年,化工并购交易或将使全球化工行业重新排位,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并购交易。今年上榜的亚太地区企业化工利润率平均仅7.8%,明显低于美洲、欧洲、西亚和非洲地区
二是加强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李凡荣在致辞中介绍了一年来中国能源及油气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全球油气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行业监管,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沟通。同时,他高度赞赏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的共同努力,表示希望通过中美油气工业论坛等机制,继续扩大两国政府和业界在油气领域的深入合作,促进中美双方在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应对低油价、数据交换、技术与产能合作、增强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和交流。
他指出,中美两国同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等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加强中美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四是协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结合一年来世界石油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和发展特点,围绕成本约束环境下的技术创新与增效、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实践、非常规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9月27日至29日,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商务部在美国华盛顿联合主办第十六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他表示,美国油气行业潜力巨大,在世界各国努力应对低油价的背景下,美国油气勘探开发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下仍取得积极进展,天然气产量获得进一步提升,美方欢迎中国企业继续投资美国油气资源开发项目,扩大现有合作成果。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对中美双方一年来的合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并给予高度评价,展望了未来发展与合作方向。三是开展天然气领域全方位合作。来自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11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徐槟在致辞中说,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此次将公司15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以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公布,目的是希望与社会公众一道,带动更多利益相关方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中,让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
2002年~2015年,中国石化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3.39亿元,实施了120个扶贫项目,并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45亿元。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对中国石化精准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中国石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行业特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除集团层面外,中国石化所属单位也相应承担着各级政府安排的定点扶贫等工作任务。会上,第三方专家,社会监督员,对口扶贫、支援县领导做了发言。
在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4日,中国石化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1988年以来,中国石化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1亿元。
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发布精准扶贫白皮书,也是中央企业发布的首部精准扶贫白皮书。15年间,中国石化总部共承担了西藏、青海、江西、安徽、湖南、甘肃、新疆等7省份11县(市)的扶贫开发任务,先后选派75名扶贫挂职干部深入扶贫第一线。中国石化同时发布首套公益标识。通过构建以品牌标识为核心的公益视觉规范体系,重点突出对外传播中统一的中国石化公益形象,应用于公益慈善、扶贫救灾、环境保护、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社区发展、海外公益等企业公益领域,体现中国石化报国为民、造福人类的责任品牌形象。
中国石化公益标识由中国石化标识和一个爱心丝带构成,象征着中国石化向社会奉献一片爱心,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心愿。《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汇总了中国石化自1988年成立以来,尤其是2002年至2016年这15年来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的工作成效,也呈现出中国石化作为中央企业积极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深化细化定点扶贫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徐槟、外部董事王丽丽出席发布仪式
《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汇总了中国石化自1988年成立以来,尤其是2002年至2016年这15年来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的工作成效,也呈现出中国石化作为中央企业积极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中国石化同时发布首套公益标识。
会上,第三方专家,社会监督员,对口扶贫、支援县领导做了发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徐槟、外部董事王丽丽出席发布仪式。15年间,中国石化总部共承担了西藏、青海、江西、安徽、湖南、甘肃、新疆等7省份11县(市)的扶贫开发任务,先后选派75名扶贫挂职干部深入扶贫第一线。除集团层面外,中国石化所属单位也相应承担着各级政府安排的定点扶贫等工作任务。
在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4日,中国石化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2002年~2015年,中国石化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3.39亿元,实施了120个扶贫项目,并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45亿元。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对中国石化精准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中国石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行业特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发布精准扶贫白皮书,也是中央企业发布的首部精准扶贫白皮书。
1988年以来,中国石化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1亿元。徐槟在致辞中说,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此次将公司15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以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公布,目的是希望与社会公众一道,带动更多利益相关方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中,让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